吴锦泉的事迹简介
上世纪80年代末,吴锦泉从乡针织厂退休,捡起了小时候学过的一门手艺:磨刀。每天骑辆破旧自行车,走街串巷。磨一次剪刀5角钱、1块钱,一天下来多的时候也不过挣个十块八块。 一个退休老人这么拼命挣钱干什么?“磨刀的收入一分不动,全部用于帮助别人。”吴锦泉心中有盘算,用这些钱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吴锦泉将3个多月磨刀挣来的全部收入1002元捐献给了灾区,一枚枚用汗水换来的硬币,感动了无数人。 2008年至今,老人先后向社会捐款20多次,其磨刀收入的51000余元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他的慰问金42000元,全部被他用来回馈社会。 扩展资料: “出了名”的吴锦泉依旧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习惯,天天骑自行车十多公里为村民们磨刀,即使大夏天也没闲下来。 而这些年,老人先后向社会捐款20多次,其磨刀收入的51000余元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他的慰问金42000元,全部被他用来回馈社会。 爱的脚步不会停歇,只会不断接力。2011年,在吴锦泉的倡导下,当地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几年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2015年底,吴锦泉当选“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在被问到最大心愿是什么的时候,老人脱口而出:捐款捐到90岁,活到老,磨刀到老,捐钱到老。
感动中国吴锦泉的故事简介
老人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000元;2008年,向市儿童福利院捐款1316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款1000元;2010年,甘肃泥石流捐款1000元;2011年,向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困难者捐款300元;2011年,向港闸区五星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款3000元;2012年12月,向“磨刀老人”微基金捐款4210元;2013年4月16日,捐款3000元定向用于中华慈善博物馆建设;2013年,四川芦山捐款196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