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怎么准考证打印
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点击“报名系统”栏目在考生右下角服务,选择自己的省份,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报名信息,并根据提示打印教师资格考试证书。 根据入学证书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考试。 2019下半年,笔试公布日期为12月10日,考生可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的网站查询。考生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以在考试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向报名考试区提交审核申请书,并邮寄至各考场的邮箱。 邮件的主题是“考生姓名-NTCE验证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准考证号、姓名、身份证号、验证码、网站查询分数和电话号码。申请资料应准确、完整。考生将通过邮件通知结果。 笔试成绩的有效期为2年。笔试、面试合格的,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认证。教师资格考试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证书是考生申请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
进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怎么准考证打印
进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后打印准考证的步骤如下: 1、电脑上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ntce.cn/),最好是使用IE6-10系列的浏览器,如果都没有,请使用搜狗浏览器。 2、进入官网后,考生在页面右下侧点击“在线报名”,进入报名系统。 3、点击报名。进入报名系统后,点“点击报名”(以“福建”地区为例)方可进行下一步。 4、登录。考生输入报考教师资格证笔试时的“姓名”“身份证号”“登录密码”,系统会根据考生报名信息生成准考证。(若忘记密码,可用注册手机号找回密码) 5、登录后,点击“7.笔试准考证”,根据提示下载pdf准考证文件。 6、下载后,仔细核对个人信息,并直接打印成准考证。 扩展资料 教师资格笔试准考证打印注意事项: 1、打印2份,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黑白、彩色均可,建议考生打印两份,一份备用(不要放在一起哟,以免同时丢失)。 2、提前考察考场及周边环境,考生打印好准考证后,建议各位考生提前查看考场,熟悉好乘车路线,以确保能按时参加考试。 3、考试凭证,切勿缺失。考生参加笔试考试时,需要携带本人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缺一不得参加考试。
将近6个月的备考期,我们该怎样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 一、考试科目 笔试考试科目 二、考试科目内容分析及题型介绍 1.科目一题型、题量 综合素质在考察内容上,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以及基本能力。但是在整体难度上相对而言低一些。 2.科目二题型、题量 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在考察内容上,涉及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考察,比如如何设计教案? 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在考察题型上相对而言全面一些,尤其辨析题,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在教育理论上的掌握程度也有更高的要求。 三、复习备考指南 首先,对于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各位考生对于教材上的知识点有着准确的识记以及理解,可以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进行识记,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系统的整理,充分运用早上的时间,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针对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在做这类型的题目,首要要仔细读取题干,进行判断,定位知识点。之后对知识点进行提取和题目进行有效的结合。最后进行系统的整理。 最后是综合素质的写作。对于写作,好多同学很久没接触过,建议备考时,可以多积累一下常考主题的素材,然后把握作文五段三分式的结构,接下来将结构和素材进行有效的结合。
再过十天考教师资格证了,鹅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教师资格证备考倒计时,科目二应该如何复习呢?
无论是小学教师资格还是中学教师资格,科目二都是对于很多考生较为头疼的一个科目。虽然相对于中学教师资格来说,整体上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二的内容无论从涉及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来说都要更加简单一些,但是若想真正拿下科目二,最后十五天的冲刺复习很关键,下面我将一些科目二教育学的重点内容罗列出来,方便大家进行冲刺复习。
1.《学记》
这部著作还是较为重要的,考察的方式主要是客观题。首先是它的地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其次是《学记》里面一些重要的语句及其体现的一些教育思想。
比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句话反映的是教育和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这些都是我们要知道的。
2.孔子《论语》
孔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一些反映孔子思想的较为出名的语句要记清楚,同时要与《学记》进行区分。
3.教育学创立阶段重要人物
(1)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被称为教育学之父,1632年出版了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认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历史上首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提倡“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等等。
(2)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被称之为科学教育学之父,这里要注意要与夸美纽斯区分开,之所以说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之父是由于他在1806年出版的一部著作《普通教育学》,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更科学系统的论述了教育学,所以使得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规范的学科。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基础;传统三中心论,即“教师”“教材”“课堂”三者为中心;提出了四阶段教学,即“清楚、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原则,即教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等。
(3)杜威,美国教育家,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现代三中心论,即“学生”“活动”“经验”三中心;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等等。
4.身心发展规律及动因
(1)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教育启示:循序渐进;阶段性,教育启示:不搞一刀切;不平衡性,教育启示:抓关键期;互补性,教育启示:扬长避短。差异性,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记住每个规律的名称及教育启示,注意材料分析题。
(2)身心发展动因
遗传(为我们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环境(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将遗传的可能变成现实);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注意简答题);个体主观能动性(几个因素中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注意材料分析题,要记清楚每个动因起到的是什么样的作用。
5.教育制度
(1)西方现代学制
双轨制(英国、德国)、单轨制(美国)、分支制(我国、苏联)。
(2)我国现代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中国历史上首次颁布并未实施);癸卯学制(1904年,中国历史上首次实施的学制,效仿日本);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或刘三三学制)
6.教学
(1)教学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注意材料分析题。
(2)教学原则(八个)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这八大教学原则及要求都要牢记,材料分析题,简答题都有可能考察。
(3)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十二大教学方法要记住,有可能考查材料分析和简答。
7.德育
(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对学生施加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德育原则(九个)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3)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品德修养法;品德评价法。
以上,德育这一章和教学这一章基本每一年材料分析题都会涉及到,因此同学们在最后冲刺的十五天中,一定要将这两章的知识巩固巩固在巩,祝大家备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