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之后的帝王有哪些?
万历之后的帝王有: 1、朱常洛: 朱常洛于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 2、朱由检: 万历三十九年,朱由检生于慈庆宫 ,天启二年,被封为信王。天启七年即皇帝位,年号崇祯。即位之初,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3、朱慈烺: 朱慈烺是崇祯帝朱由检长子,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成国公朱纯臣家暂避之后去南京称帝,但北京被攻破,李自成先行找到了他。 李自成指朱慈烺无罪,而朱慈烺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指现在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 后被封为宋王,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他还京,但朱慈烺却在乱军中失踪,潜至栾川,在老君山伪装成道人30多年,被追随而来的遗民暗中尊为皇帝。 4、朱由崧: 万历三十五年,朱由崧生于福王府万历四十八年,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袭封福王。崇祯帝自杀殉国后,即位于南京,史称南明,年号弘光,在位八个月。 5、朱聿键: 万历三十年,朱聿键生于唐王府。崇祯帝在北京自缢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崇祯十七年,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权。 弘光元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亦死,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朱聿键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后世称为隆武帝,也称唐王,并在同年开铸隆武通宝钱。隆武二年,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掳,绝食而亡,享年44岁。
万历年间是哪个皇帝?
万历年间是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为政举措: 万历初年的政治改革主要措施是“考成法”,是万历元年(1573年)推行的。它是针对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而提出的,意在“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提高朝廷机构办事效率。按照考成法的要求,事必专任,立限完成;层层监督,各负其责。 明神宗说:“事不考成,何由底绩。”其特点是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科,六科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 六科和部院原是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它们变为受内阁制约,听从内阁指挥,实有悖于祖宗旧制,实质上是将一部分皇权转移到内阁。这是张居正对明代官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万历皇帝的介绍是什么?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或称万历帝,为明朝第14任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实际上的长子),生母李贵妃。 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九岁的朱翊钧登基,是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五年,在首辅兼帝师张居正的领导下明朝一度呈现中兴景象,史称万历中兴,而在位中期亦主持万历三大征,保护藩属,巩固疆土。在张居正死后始亲政,因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机器运转近乎停滞,征矿税亦被评为一病。 万历年间走向活泼和开放,利玛窦觐见明神宗,开始西学东渐,但同时朝廷内东林党争开始萌芽、塞外又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在其晚年占领了明朝东北大部分地区,使明朝退守山海关,终在气候变迁下,明朝连荒自乱走向灭亡的局面。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明神宗死后仅二十四年,明朝灭亡。 驾崩 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失陷,神宗郁郁寡欢,焦劳国事。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皇后王喜姐病逝,明神宗在众大臣的催促下,已无心思为皇后操办葬礼。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1620年8月18日),神宗皇帝驾崩于紫禁城弘德殿内,享年五十八岁。临终前遗诏指出大臣应勉以用心办事,以及废矿税,起用建言而得罪的官员,并要求册封郑皇贵妃为皇后等。 朝鲜一国为此举哀。皇太子朱常洛立即发内帑(皇帝私房钱)百万犒赏边关将士。停止所有矿税,召回以言得罪的诸臣。 不久,再发内帑百万犒边。八月即位,改元泰昌,是为明光宗,光宗即位后,内阁先是为神宗拟上庙号显宗、谥号恭皇帝,后来,朝臣认为谥号的“恭”是晋恭帝,隋恭帝两位末代皇帝的谥号,先帝圣谟不可殚述,而帝尧运乃神之德,于是后改成为其上庙号神宗,谥号显皇帝。 九月,在位不足三十天的明光宗便在红丸案之中暴毙。因光宗即位不到一个月即告驾崩,孙子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于十月丙午(10月27日)葬神宗于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