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怎么读 冯延巳资料简单介绍
1、冯延巳读音为:féng yán sì。
2、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
3、冯延巳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词人、宰相。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拜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南唐诗人以二主一冯为代表
南唐词人以二主一冯为代表。二主即南唐的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一冯即南唐宰相冯延已。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李璟(916年-961年9月12日),初名徐景通、徐瑶(李瑶) ,字伯玉,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升州(今江苏省南京市),唐烈祖李昪长子,南唐第二位皇帝,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
南唐词人以二主一冯
南唐词人以二主一冯
南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灿烂的王朝,它的兴盛不仅在于政治制度的发展和经济繁荣,更因为南唐在文化艺术上达到了极致。南唐词以其发扬自由、丰富多彩的特点,在唐词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其中以二主一冯最为著名,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三位南唐词人。
二主
杨炯和李煜分别被称为南唐“二主”,尤其以杨炯最为出名。杨炯是南唐开国皇帝李继岩的宰相,他的词风绮丽华美,多情深沉,以婉转柔美著称。杨炯的词注重形式和声律,是南唐词派的代表人物。李煜则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才华横溢,不仅能作文、作词,还亲自撰写了文学论著《文苑英华》,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
一冯
冯延巳是南唐的一位大臣,被誉为南唐词坛上的一朵奇葩。他的词风清新自然,以诚挚感人、意境深远著称,被后人誉为“南唐一人”。“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以悲凉清绝的境界和简洁明快的艺术形式打动了后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绝唱。
二主一冯的词
二主杨炯、李煜以及一冯冯延巳的词汇集了南唐词的特点,以情感丰富、艺术性强、形式多样见长。富有代表性的词如李煜的“钗头凤,黛眉切”,杨炯的“芙蓉未央,柳絮才过清明”,冯延巳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通过自己的词作,展现了南唐文化艺术的魅力。
南唐词人以二主一冯为代表,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南唐特点的词作,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他们的作品不仅风靡一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形容雨过天晴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雨过天晴的诗句如下: 1、《七绝》——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雨后天晴的诗句
雨后天晴的诗句:
1、《七绝》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新城道中》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睛雨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10、《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