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美国梦
他的精神定义了什么是美国人
从印刷工到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虽然他出生在300年前,但是他的思考,他对事情的处理方式,确实对现在人又很多的影响
首先是原生家庭
虽然自传中提到富兰克林是普通人上升,但是这个普通人不是平常意义的普通人
他的祖父有四个儿子:大伯父刚开始跟着祖父学打铁,后来成为当地书记官,是公益事业的推进者;二伯父是染匠;三伯父刚开始是丝绸染匠,创造了速记法,写过诗稿,有政治狂热情绪;父亲有17个孩子,哥哥们都在不同的行业学艺,富兰克林10岁跟着父亲学习油竹和肥皂售卖,期间只要有钱,就会买书来读,读过《名人传》《天路历程》《论行善》,12岁的时候,认识了书店当学徒的朋友,所以有了看书的机会,每天晚上读到半夜;再后来遇到个也喜欢读书的小伙伴,两人喜欢争辩,父亲偶然阅读两个小伙伴的书信时,提到富兰克林在文辞和条例方面不如对方,并举例说明,令富兰克林非常信服,所以从那以后,他就非常注意自己的写作文体,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刻意的模仿《旁观者》练习写作的条理性,丰富自己的词汇
16岁的时候看到一本推荐素食的书,以后就实践起来,发现节制饮食不仅可以头脑清醒,而且思维敏捷。
从《苏格拉底回忆录》,学到了不采用生硬的反驳和完全肯定的立论,而是代之以谦逊和怀疑式的探究方法。如果不作教人之态,别人一定会从中受益,对于那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就当作他已经忘记了;即使对于子十分肯定的事情,也要采用谦虚的态度表达。
在他16岁的时候,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但是因为有些触犯了议会利益,因此给哥哥和自己造成了困扰,他离开波士顿,去往费城,然后开始了在费城的工作生活过程
在那儿他利用自己的硬刷技术,凭着勤劳和节俭,生活的很好,并且结识了一些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当时的威廉基斯,宾夕法尼亚州总督,看到了他写给船长的信,认为他将来一定前途无量。还鼓励他创业,并给他的父亲写信鼓励父亲支持他创业,就这样过去7个月的时间,虽然父亲没有表示立刻支持他创业,但是他仍然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和祝福。
再次回到纽约的路上,纽约总督伯内特从船长那儿得知船上有个年轻人待了很多书,就请船长带他去见面。再去纽约的路上,他遇上了小时候的好朋友科林斯,虽然小时候他们都很爱读书,而且科林斯更有天赋,但是这次见面的时候,他却开始赌博酗酒,懒散也再也没有钱了(所以从长期注意角度来说,养成恶习即使是聪明人也会没落)
总督一直鼓励富兰克林创业,甚至在得知他的父亲再让他晚些时候在创业的想法时,答应自己去支持富兰克林创业,甚至让他列出单子,富兰克林真的相信他,并登上了去纽约购买设备行程,但是直到到了纽约才发现,伯内特总督的本性是想取悦别人,但又不肯付出,让人空怀期盼。如果没有这些恶习,他这个人还是才思敏捷,明白事理,擅长文辞的。
富兰克林到了纽约后,因没有钱了,所以就找印刷的工作,在印刷所,也会跟一些素质或者品行不太高,爱喝酒的工人们一起,为了让他们不扰乱自己的工作,还邀请他们喝酒,还要借钱给他们;还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另外年轻的富兰克林还组织了一个俊托读书俱乐部,旨在切磋知识,相互促进。与此同时,俱乐部的成员们也都在为富兰克林招揽生意,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富兰克林自传》书评
这本书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己写自己的一本自传。当然我们知道富兰克林本人有很多标签,印刷家,科学家,记者,作家,政治家等等,但是我还是认为他的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以致盖过了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就,成为影响美国100个人物之一。 富兰克林有17个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儿子,还有两个妹妹。 因为富兰克林他自己从小喜欢读书,也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几乎不放过任何读书的机会,也因此读了很多的书,比起同龄人有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敬。因为读书的爱好,塑造了他不同于传统宗教的三观,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自己也在读书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促使他写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文章。 他的诚实,节俭的美德,使他交了很多的朋友,也是那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促使他不管到哪都能结交到朋友。我想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活了一辈子到头来,就那么一两个朋友,一是因为我们没有富兰克林丰富的活动,他走南闯北,在社交圈子慢慢扩大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另一个就是他良好的品质了,最终,这些朋友成就了富兰克林的一生。他认识的里德小姐后来与她结为连理,也成功诠释了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里德小姐就是完美的典范。他们夫妇两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最终把印刷厂开到费城最大一个。 自己想变得优秀,制定13个成就一生的习惯。我也拿出3个作为我自己以后重点培养的对象。 一是 慎言 ,做到言必益人益己,避免无益的闲聊。 二是 整洁 ,身体、衣服和住所要保持干净整洁。 三是 勤勉 ,不浪费时间;做有用的事,力戒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作者写作很谦虚,会议起的事情会总结一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这本书,后面作者写的关于他自己作为政治人物的一系列事件,我不是很太明朗,可能也不是太感兴趣,或者限于我自己读书有限,对美国的历史不是很清楚,导致我大致快速地做了一下了解。看完这本书,我一直有种想要了解一下美国历史的冲动,接下来想要看《光荣与梦想》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