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知道这叫什么草药 求求帮个忙了
看图片这个草药是田七。田七又称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田七味甘、微苦,药性温,可入肝、胃二经,常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外伤等各种出血证,亦可用于胸腹刺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及中风头痛、半身不遂等多种病证。本品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适于各种出血而兼有瘀滞者,为疗伤止血的名药。现临床用于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眼球前房积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
问大家一下这是什么草药?
应该不是藏红花,藏红花多是紫色花瓣黄色芯不过是红花这一类的,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主产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这叫什么草药
蟾蜍草 蟾蜍草是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的一种植物。可以作为中草药使用,它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感冒、慢性肠炎等疾病,对治疗咳嗽及支气管炎有显著的效果。 夏、秋季花开、穗绿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平时可随时挖掘洗净晒干或鲜用。还可移栽到家里房前屋后都可以种以备不时之需。还可收籽再种。播种期在秋天。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15~19cm,多分枝。茎方形,疏生短柔毛。根生叶丛生,贴伏地面,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叶面有明显的深皱折。茎生叶对生,叶柄长0.5~1.5cm,密被短柔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6.5cm,宽1~3cm,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上面有皱折,下面金黄色腺点,两面均被短毛。轮伞花序具2~6花,聚集成顶生及腋生的假总状或圆锥花序。苞片细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长约3mm,背面有金黄色腺点和短毛,分二唇,上唇有3条较粗的脉,顶端有3个不明显的齿,下唇有2齿;花冠唇形,淡紫色至蓝紫色.是一种野生的、比较稀少的中草药。蟾蜍草与二栖爬行动物蟾蜍分泌物蟾酥及含有此类物质的蟾皮、蟾衣、干蟾在一些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分布范围 资源分布: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含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4-羟基苯乳酸、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尼泊黄酮甙(nepetrin)、楔叶泽兰素(eupafol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1] 药性 性 味:性凉,味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经验证 功效 对感冒有奇效,吃1次见效; 对咳嗽有特效; 对咽喉肿痛、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效果。 蛤蟆草有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等疾病。 服用方法 1. 按照中药煎制方法服用; 2. 采一把癞蛤蟆草洗净加三碗水放入锅中,水沸后小火熬15分钟左右即可(可当茶喝,对咳嗽效果不错, 一小时好转,二小时效果明显,三小时见好,而且不反弹); 3.嚼服。采一把新鲜癞蛤蟆草洗净,直接入口咀嚼,将汁液慢慢吞服,渣吐出,对咽喉肿痛有奇效。 4.提醒服用之前要排除肺部感染导致的咳嗽 5.采4株癞蛤蟆草,加水恰好淹住,煮15分钟服用;效果最好. 药膳 1.采适量(约一把)的鲜癞蛤蟆草洗净切碎,打适量鸡蛋搅拌均匀,用油煎,趁热食用,一天一至二次。 2. 采适量(约一把)的鲜癞蛤蟆草洗净切碎,拌入适量面粉和水,做成煎饼,趁热食用,一天一至二次。 以上两种使用方法对咳嗽、支气管炎、喉咙疼痛都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咳嗽、喉咙疼痛一至二次即可痊愈,支气管炎三至六次即可痊愈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草药?有什么用处
【荔枝草】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水羊耳、过冬青、天明精、凤眼草、赖师草、隔冬青、皱皮葱、野芝麻、癞客蚂草、野卜荷、是蟆草、膨胀草、沟香薷、麻麻草、青蛙草、野猪菜、癞蛤蟆草、皱皮草。 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5~90厘米,多分枝。茎方形,被有短柔毛。全草长15~80cm,多分枝。茎方柱形,直径2~8mm,表面灰绿色至棕褐色,被短柔毛,断面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常脱落或破碎,完整叶多皱缩或卷曲,展开后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6cm,边缘有圆锯齿或钝齿,背面有金黄色腺点,两面均被短毛;叶柄长0.4~1.5cm,密被短柔毛。轮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具花2~6,含集成多轮的假的总状或穗状花序;花冠的顶生或腋生,花序具花2~6,集成多轮的假总状或穗状花序;花冠多脱落;宿存花萼钟状,长约3mm,灰绿色或灰棕色,前面有金黄色腺点及短柔毛,内藏棕褐色倒卵圆形的上坚果。 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民间广泛用于跌打损伤,无名肿毒,流感,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血,鼻衄,乳痈,淋巴腺炎,哮喘,腹水肿胀,肾炎水肿,疗疮疖肿,痔疮肿痛,子宫脱出,尿道炎,高血压,一切疼痛及胃癌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