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什么为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通俗地说,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也不是让人类回到农耕社会。 低碳经济概念的形成和提出背景,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包括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严峻挑战,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 其二,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保持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进程看,英国、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或者说走过了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发展阶段。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一项历史任务,是第一要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三,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世界能源储量看,化石能源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仅可以用200多年,石油仅可以用40多年。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 因此,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正是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研究开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成为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的领域。
节能减排、低碳建设主要是为应付什么
您好,节能减排、低碳建设主要是为应付环境检查。
节能减排、低碳建设不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而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节能减排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低碳建设是防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摘要】
节能减排、低碳建设主要是为应付什么【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打字需要点时间,请您耐心稍等一会儿哦~【回答】
节能减排、低碳建设主要是为应付什么【提问】
您好,节能减排、低碳建设主要是为应付环境检查。
节能减排、低碳建设不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而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节能减排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低碳建设是防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回答】
低碳节能有什么重要意义?
低碳生活的意义 一、低碳生活,节能环保,不仅仅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低能量和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不仅仅能保护地球环境同时也能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二、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当今社会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活的严重问题。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行简单的改变,一齐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意义十分重大。 低碳生活是一种很经济,健康而且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反而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低碳生活和低碳生活的意义的相关问题介绍,期望大家透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共同保护我们秀丽的家园。
什么是低碳环保
低碳环保是指减少日常作息时所耗用能量的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就是低碳环保生活。其目的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现状
环保、低碳等概念已深入到上海世博园的每一个角落,绵延一公里的“世界轴”俨然已成为一条“低碳环保示范走廊”。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低碳生活,不仅为政府、企业和单位竭力倡导,它距离普通市民的生活其实很近很近。
介绍
低碳环保生活(英文:Low-carbonliving)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10.如何做到节能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低碳消费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如何做到节能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低碳消费,解答为1、主要控制或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2、加快淘汰落后、陈旧的生产能力;3、逐步完善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措施;4、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着力促进节能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二、落实节能工程1、重要工程,加大投入量,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3、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三、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1、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深化循环经济的试点工程。2、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废物再利用,工业余热利用等,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低碳经济。【摘要】
10.如何做到节能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低碳消费【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如何做到节能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低碳消费,解答为1、主要控制或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2、加快淘汰落后、陈旧的生产能力;3、逐步完善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措施;4、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着力促进节能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二、落实节能工程1、重要工程,加大投入量,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3、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三、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1、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深化循环经济的试点工程。2、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废物再利用,工业余热利用等,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低碳经济。【回答】
为什么要实行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第一、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节能减排完全没有必要,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比如石油,即使将新发现的渤海湾大油田10亿吨储存全部开采。也仅够我国用三年。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应该节能减排,不能像美国那样消耗能源,现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200公斤,美国每人每年消耗3吨。2020年,中国15亿人口,我们如果像美国一样每人消耗3吨,每年就需要45亿吨,世界石油产量只有40亿吨,石油贸易量只有16亿吨,加上成品油20亿吨贸易量,全部贸易量给中国都不够。我们必须走一条节能减排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节能减排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能减排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挑战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科学发展难以实现。因此,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了社会,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必须贯彻实施节能减排计划。